消防新知e把罩93期
- 發佈日期:2021-03-04
- 發佈單位:新北市政府消防局
- 類 別:北海E月報消防新知e把罩
- 詳細內容:
- 創傷壓力症候群PTSD
投稿人: 柑園分隊 隊員 林麟
消防人員總是在第一時間面對著危險及考驗,無論是救災還是救護,都會面臨到許多未知的狀況,有些心理創傷會在事件發生後1~2週,甚至更久才會慢慢浮現,學會如何放下壓力及面對心理創傷成為我們的一大課題。
2018年我執行了一件車禍救護,現場是公車不慎撞到一位老婦人,該名老婦人到院急救後仍不治,而那個畫面直到現在我依然忘不了,有段時間也會夢到當時的畫面,休假時也特別去廟裡拜拜,後來我才瞭解,原來是創傷壓力症候群(PTSD)。很感謝當時陪我一起度過難關的學長及分隊長,學長跟我說:「如果遇到問題就跟分隊反應,分隊永遠都是你的後盾」,謝謝他們給我鼓勵,相當暖心。
本(110)年度1月大隊常訓就是在告訴我們什麼是PTSD,以及平時如何去釋放我們的壓力,每個消防人員都可能會遇到創傷壓力症候群,我們只有在瞭解這個疾病後,才能對自己以及旁人有更多的關注與同理,讓更多人能夠順利走過生命中陰暗的幽谷。
是急病還是PSY
投稿人:鶯歌分隊 隊員黃俊銘
在救護月例會上聽到一個案例,讓大家有不同看法。男性50歲無過去病史,剛剛在床上睡覺時突然抽搐後意識不清。救護人員到場時,患者躺在床上,不願意配合送醫,救護人員協力將患者搬至1樓擔架床上時,突然躁動並咬傷救護員,救護員嘗試幾次壓制仍無法達成,隨後通知勤區等勤區到場,期間患者在家中走來走去漫無目地,不認識家人,對周遭有攻擊行為。
患者生命徵象、瞳孔、血糖都是正常的,走來走去很像抽搐後的瞻望,但患者並無慢慢恢復,反而有攻擊傾向,很像精神病患,且無抽搐跟精神疾病的病史,讓人摸不著頭緒,但能確定的是跟平常不同就是得送醫,後來等勤區抵達之後才順利送醫。
現場要不要積極將患者大綁送走,這個意見出現分歧,有人認為這狀況就是怪怪的,應該盡速送醫,有人覺得其實這就像精神疾病患者(PSY),等勤區到達再來處理,我認為雙方都有對的地方,我們應該保持警覺並隨時注意他的生命徵象,但患者過於躁動應該等支援到達才能達到迅速壓制,壓制時間過久只會造成兩敗俱傷。
到院後醫院做電腦斷層,檢查出患者是顱內AVM(動靜脈畸形)破裂,是屬於一種腦出血,但患者並無任何辛辛那提陽性徵象,所以這種出血現場很難判斷。大腦分左右腦,中風機率一樣,左腦管語言、右腦管感官,左腦中風徵象很典型,就是單側無力、臉歪嘴斜、講話不清。右腦中風則會熟悉空間走路撞牆、安靜不語、眼神怪異,右腦中風很容易讓人忽略,所以出勤同仁應多注意一些徵象,免得踩雷。
瀏覽人次:660 人
更新日期: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