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緣起:
為健全本市災害防救機制,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平安,市府於1999年4月開始規劃災害應變中心,2003年10月完成基礎環境及設備功能;2005年整體建置完成,以現場通信救災指揮車前進災區,並經由影像傳輸、衛星通訊、聯外微波備援等功能,使災害現場與決策指揮中心零距離,災害搶救零時差。
空間規劃:
新北市災害應變中心位於新北市政府大樓的九樓,使用面積約430坪(含公共空間),規劃有163席次,耐震強度400gal(7級)以上, 頂樓設有直昇機停機坪。
◆ 決策指揮中心:建置有多螢幕顯示、資訊、視訊會議系統,將包括媒體輿情監控作業、交控中心的路口監視畫面,以及氣象局等訊息彙總,提供指揮官及幕僚主管最新防救災資訊,作為下達指令之決策參考。
◆ 系統作業室:建置多螢幕顯示、資訊系統、無線電整合、重要路口監視畫面及多媒體收視設備,為各局處及公共事業單位災情通報、彙整、連繫、協 調及動員各方資源協助救災等作業場所。並能迅速給予民眾最詳盡的防災資訊網。
◆ 防災對策研究室:建置有投影顯示、會議系統,為重大災害時各相關單位協調研討搶救腹案及因應對策之會議使用空間。
◆資訊整合及備援功能:
救災時間分秒必爭,為了迅速取得正確資訊並快速地整合,應變中心建置有:現場通信救災指揮車、制高攝影機、聯外微波備援等。讓決策指揮中心在第一時間掌握災情,訂定最有效率的救災方針與計畫。
◆ 現場通信救災指揮車:
重大災害發生時在災區現場佈署,以強化指揮與通信的一種機動式車輛。此車的主要功能是以即時影像的方式,將災害現場畫面以數位化影像透過衛星系統傳回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其功能配備:
(一)電話通信:提供專用衛星VOIP電話、傳真、國際海事衛星行動電話、GSM、PSTN介面,並整合小型電話交換系統,提供現場通信使用。
(二)視訊會議:可與中央部會及縣市災害應變中心進行視訊會議。
(三)數據網路:
1.通過網路交換器形成現場區域網路 (內網)。
2.透過與衛星通信網路與廣域網路(外網)連接,實現救災專用數據網路全面互連。
(四)通信整合平台:透過通信整合平台交換,可讓不同類型/頻率的專用VHF、UHF、HF、業餘無線電、專用衛星電話、國際海事衛星行動電 話及 GSM等公眾網路電話互相交換通連。
◆ 制高攝影機系統:
市府大樓內裝置兩具70倍率的制高點攝影,並結合GIS地理資訊系統,可儲存160張照片作為點選預設點,監視特定災害週邊地區的狀況,在災害開始反應的初期,可快速得知災情,爭取第一時間搶救的時效性。
◆ 救災直昇機停機坪: 設於市府大樓樓頂。
◆ 合作機構:
與本府委任之學術機構進行防災應變合作。
‧防汛時期,每週一、三、五提供氣象資訊,預測未來三天的天氣狀況。
‧應變中心開設時,與市府採視訊會議方式進行,提供研判資訊及專家諮詢。
◆ 期許與願景:
‧高標準的防震、防洪設計,做到災害期間資訊不斷、水電不停、救災不中斷。
‧災害現場與決策指揮中心零距離,災害搶救零時差,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平安。
瀏覽人次:3744 人
更新日期:2020-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