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內容區塊

新北市政府消防局

新北市政府消防局

交流園地

  • FB
  • Plurk
  • 友善列印
  • 字級設定:
  • 小字
  • 一般
  • 大字
交流園地87期
  • 發佈日期:2020-10-10
  • 發佈單位:新北市政府消防局
  • 類  別:北海E月報交流園地
  • 詳細內容:
  • 1.豔陽高照!!熱血救生員訓練班

    文/五股分隊 隊員 李紹銘
      從小我就自認自己的水性不錯,每到暑假時也常常吵著爸媽帶我去游泳池玩水,而現在身為消防人員之後,水域場所就不僅僅只是玩耍嬉戲的場所了,有可能是會成為某一趟救援的救災現場,以往學的自由式、蛙式也不再只是為了能在水中前進而學,而是為了能夠在水中將溺者帶回岸上所必須的技能。
      為期2週連續14天的救生員訓練班,教練也不諱言的說這樣的上課模式不僅僅考驗大家的體能,也考驗大家的意志力,尤其是訓練完後還必須回到隊上服勤。的確,這種訓練的安排令許多人吃不消,有時上課前會在訓練班的群組上看到某單位的同仁又因爲火警或救護勤務而會晚到,也常常看到訓練結束後大家拖著筋疲力盡的身軀離開游泳池返隊服勤,不過沒辦法,這都是自己選擇的道路,大家都是為了同樣的目標,能夠在別人需要幫助時有能力去幫助他人。
      在這14天的訓練,除了考驗體能的長泳之外,也學了許多跟水域有關的觀念,入水法就有各種不同的方式以及如何應用,防衛法教我們如何在水中阻擋被溺者纏上,解脫法教我們在水中如何在掙脫開溺者,帶人法教我們如何將溺者安全且有效率的帶上岸,這些訓練讓我在這14天內吃足了苦頭喝了好幾口游泳池的水,光是立泳要在水面上浮在著就花了我好大的功夫才在結訓的最後3天才抓到訣竅,還有1次上課教練請我們每個人都帶磚頭來上課,體驗負重模擬帶人時的感覺更是讓我游到懷疑人生,經過這14天的訓練,除了拿到救生員的證照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能夠有在水域救援時的專業以及正確的觀念。


    2.參與7月份居家訪視記事

    文/莒光防宣分隊 助理幹事 彭秀菊
      新冠病毒趨緩,7月份居家訪視活動恢復執行,當天夜晚天氣雖熱,姊妹依慣例於晚上7時於分隊集合,在徐小隊長帶隊下,我們坐協勤車到達振義里里辦公室,熱心公益的邱里長早早就等待著我們到來,並安排鄰長協助,心裡一陣欣喜,晚上肯定非常順利。
      進入受訪視戶中,我們首要先看看他們居家環境動線如何,熱水器裝置是否符合安全與保持良好通風,告訴受訪視戶瓦斯桶標章是否過期,瓦斯桶是否斑駁生鏽,我們還會帶熱顯像儀讓住戶了解電線綑綁跟不綑綁溫度的變化,後陽台逃生出口是否堵塞,通道是否暢通,炒菜時油鍋起火時要用鍋蓋滅火關瓦斯,絕對不能用水來滅火,以及爐台保持清潔,還有宣導住宅用火警警報器裝置的重要性等,這些都是我們宣導重點,透過這些宣導,傳達正確消防知識給予社會大眾。
      晚間的訪視,真的要感謝辛苦帶領我們的里長與鄰長們,訪視前早就幫我們找好訪視對象讓我們非常順利進行,居訪結束回程,更讓人貼心感動的是鄰長太太還買了清涼解渴的飲料請大家喝,姐妹們不拿鄰長還有些生氣,說我們晚上這麼辛苦為大家送平安,今天你們的訪視宣導讓我們明瞭很多的防災知識,真是要謝謝妳們。


    3.中港分隊獲捐贈災情勘查車

    文/中港分隊 隊員 葉哲銘
      前往災害現場的道路,並非永遠都是順暢的,許多產業道路相當狹窄,亦或是山區道路,無法行駛消防車輛(包括小型水箱車),此時,災情勘查車就能派上用場,身兼機動性且同時可載運多位救災人員,能使消防人員更快速的接近災害現場或傷病患,減少出勤人員的體能消耗。
      本分隊目前災情勘查車2輛,其中1部年限已逾10年,且經常進廠維修,故本市市民尤○○女士聽聞分隊有車輛汰換需求,即表示願意捐贈1輛災情勘查車給予分隊使用,尤女士雖為小康家庭,但為善不落人後,平時對於消防人員的英勇形象相當欽佩,希望能對社會付出一己心力。
      因災情勘查車須載送人員出勤,經協調後,確定捐贈車輛為中華汽車CMC的ZINGER休旅車款,此車款可搭程5人,車身長4.64公尺、後車箱容量相當大,可供出勤時載送多項個人裝備與救災器材,使用95無鉛汽油、油箱有65公升之大、能源消耗等級2級,讓我們在長時間救災時不必擔心油料問題,各項安全性能配置也相當完善,能替我們在分秒必爭的出勤環境,保障大家的行車安全。車輛業已於7月24日辦理捐贈完成,惟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有一定風險,尤女士亦希望捐贈儀式從簡,故當天由本局第2大隊副大隊長暨中港分隊同仁代表受贈,並由副大隊長代表頒發感謝狀,眾人開心合影,同仁們相當感激尤女士一家人,儀式雖然簡單,但卻充滿溫馨。


    4.暑期居家訪視

    文/新莊分隊 隊員 簡志穎
      因應政府政策,本局109年上半年度各項勤業務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而延期,下半年度宣導及預防類業務。新莊分隊及新莊義消防宣人員於8月1日至新莊區興漢里進行居家訪視宣導。新莊分隊小隊長陳錦鋒率隊員張育哲等3名同仁於當日13時協同新莊義消防宣人員前往民眾住家進行宣導工作,雖然日正當午,炎熱的天氣不減為民服務的熱情。透過里長協助,在不打擾民眾休息的情況下,我們進行里民的訪視。詢問內容包含「熱水器安裝」及「用火用電習慣」,短短幾句話包含了對民眾居家安全的關心。除了宣導正確火災預防知識,同時也表達政府對人民的關懷及執行預防政策的決心,宣導正確熱水器使用安全措施及用火用電注意事項,能有效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減少災害發生;同時透過居家訪視宣導勤務,能進一步了解民眾的需求及建議,使政策及政令執行更貼近於民。本局各項宣導勤業務雖因疫情原因延期,在目前疫情暫緩之下,同仁及新莊義消防宣人員仍不減服務初衷,知無不言的對民眾進行訪視。面對民眾的疑問及要求,也承諾盡力配合;對於各方批評與指教,亦虛心採納。本次居家訪視感謝新莊義消防宣人員及里長全力配合及協助,同時也感謝民眾撥空進行配合本次宣導。


    5.潛水訓練

    文/頭前分隊 隊員 楊勝富
      美麗的海洋與海底世界令人嚮往,不過水上跟水下運動往往充滿未知的風險,但或許就是那樣的刺激,讓許多人對衝浪、潛水…之類的極限運動欲罷不能,也使本局水域救災出勤量大增。
      為維護水域救生安全,提升消防人員溺水事故救援能力,希望藉由潛水搜救訓練,提升本局的水域救災能量,確保能安全有效地執行水域救援任務,保障事故現場救援人員的安全,進而提升本市整體的水域搜救效率,訓練內容包含潛水任務編組執行溺水救援、加強組織救援效能及提升潛水人員自身安全能力,對於潛水救援事故的應對及處理、水中搜索及救援技術、潛水人員安全維護、潛水組織救援研討等課程,其中夜潛訓練課程,學員必須在夜晚時,在水下深度約20米、低溫低能見度環境進行訓練,模擬執行救援任務之惡劣環境,更是對生理及心理恐懼的極大挑戰。
      藉此訓練使潛水人員精進潛水專業技巧,建構組織及任務編組,強化團隊水域搜救安全觀念及默契,並藉由潛水經驗交流及救災實例分享,學習水域中之自救方法,因在水域中視線不明及暗流等危險因子,造成潛水人員搜救不易,潛水訓練即是讓潛水人員在遇到瞬息千變的水域中,強化水域救援及應變能力,提升自我安全的能力,確保搜救任務順遂。



    6.國軍培訓EMT 新北CAN HELP

    文/裕民分隊 隊員 曹君嘉
      大家以為EMT只有在本局跟民間救護公司嗎?其實還有一個地方也有很多的EMT喔,那個地方就是軍隊。其實現在的軍隊裡面也配有大量的EMT人員,他們除了是EMT外,也是擔負起保家衛國責任的職業軍人。培育這些EMT,就是國防部的衛勤中心,這個專業的教育單位,就是專門培育軍方的衛生人員,但是EMT受訓過程中有需要到實務單位實習的時數,他們的選擇之一,本局代訓一些軍方人員EMT2的實習生,當然這對外勤單位而言也是一個很好的交流時間。
      由於軍人工作的關係,對於院外救護是比較陌生的,因此在消防隊實習的過程中,他們也都是相當的認真跟努力,也很積極的想出勤累積經驗,而外勤同仁也很樂意的跟他們分享許多救護上面的眉角,所以相信他們也都是收穫滿滿。雖然軍隊中的EMT比較不容易直接處理患者,但是相信在經過嚴格與扎實的訓練之後,他們必定能夠成為獨當一面的第一線應變人員。


    7.Costco CPR宣導

    文/福營分隊 隊員 張睿哲
      統計資料顯示,國人突發喪失意識或呼吸心跳停止,最常見的原因是心室顫動。因此,若能在黃金救援時間內給予適當之心肺復甦術(CPR)並及時給予必要的去顫急救(AED電擊),非常有可能成功救回病患。但如果沒有CPR也無及時電擊,4至6分鐘腦部開始受損,且病人每分鐘的存活率將會開始下降,超過10分鐘則很容易會造成腦部不可恢復的傷害,所以掌握4至6分鐘黃金急救時間是提高病患存活率重要因素之ㄧ。因此為推廣並強化民眾急救意識及技能,每年皆會針對人流眾多的場所進行CPR宣導。
      本次宣導對象為新莊Costco內部員工,為讓員工更容易記憶學習,所採用的是簡易版心肺復甦術,其口訣為叫、叫、C(壓)、D(電)。一、叫:確認患者意識、呼吸。二、叫:叫人求助及請人拿AED。三、C(壓)儘快壓胸。四、使用AED。並針對其口訣進行詳解及示範操作,教學過程生動有趣,獲得熱烈迴響。
      希望透過本局辦理的CPR宣導活動,能增加民眾學習意願,提升全民急救技能,讓民眾能在第一時間及早為自己的家人、朋友施救,也讓後續接手的專業救護人員能持續施行急救處置,共同提升傷病患的急救成功率。


    8.更寮分隊防熱機制

    文/更寮分隊 隊員 羅安然
      炎炎夏日,更寮分隊防熱機制,由更寮分隊主管陳小隊長發想,請分隊同仁採買鹽糖,並協請義消分隊提供冰桶2箱及礦泉水、運動飲料、冰塊,於移地訓練或戶外訓練時、長時間救災勤務等等,協助後勤補給,將冰桶攜帶至現場,供訓練、救災人員消暑解渴。
      俗話說的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於平時整備期間,強化冰桶蓋子的門閂,加強鎖固避免頻繁使用後造成斷裂,並將些許礦泉水置放於冰箱冷凍櫃內冷凍,需要後勤補給時便可替代冰塊使用。
      於現今氣候異常、劇烈變動的時代,氣溫越來越高,防熱機制越顯重要,尤其是消防工作,出勤救災、平時常訓,經常需面臨高溫、高熱環境,加上消防衣褲耐熱不透氣的特性,如何適時補充水份、電解質,避免消防人員中暑、熱衰竭,將是個重要的課題,更寮分隊防熱機制超前部署,隨時整備好以應付這炙熱的酷暑。



    9.清洗消防衣 消防員保健康

    文/淡水分隊 隊員 黃俊彰
      滅火是消防員的工作,會發生火警的場所非常多樣化,有工廠、住宅、垃圾雜草等等族繁不及備載,而高溫往往產生許多致癌物,這也造成消防員不斷接觸致癌物,提高致癌的風險。
      因此不管消防員出勤哪一類火警,不變的原則就是「火警的高溫會產生許多致癌物」,這些致癌物可能從三種方式進入人體:「吸入,接觸,或接觸食物吃下。」,穿戴好SCBA裝備,可降低接觸致癌物之風險;火警結束後盥洗與洗手可以減少致癌物接觸食物而吃下肚的機率。然而火場溫度每上升5度,皮膚吸收能力會提升400%,消防員出勤如果僅有一件消防衣,火警結束返隊將消防衣掛回衣架上待下次出勤再穿上,無異是再增加接觸致癌物的機會。
      所以淡水分隊已律定,火警結束返隊前,例行以水線先除污,將大部份火場的沾附在消防衣上殘汙沖洗,再行返隊。返隊後再將消防衣以專用洗衣機清洗,以降低致癌機會。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在 2015 年發表的一項研究,消防人員罹患癌症的風險較一般大眾提高9%,因癌症而喪生的風險更是提高14%。所以全台各縣市的消防都逐漸重視消防員的健康,以往觀念往往認為「消防員的裝備越髒,表示打火時敢衝、認真」,近年來許多研究認為這樣的觀念是不正確的,應該火警時多做例行性除污和消防衣清洗,降低致癌物殘留,消防員的健康應該受到更多重視。


    10.軍警一家

    文/直潭分隊 隊員 許峰綜
      軍、警、消三者關係從以往至今緊密聯繫著,像國家遇災難時的救災上、各縣市防災演習及各種的勤務上均都有機會互相搭配合作,軍中也有很多官士兵退役後轉考警察或消防這方面發展,彼此關係實在密不可分。
      憲兵601連每半年至1年會辦理演習,此次演練內容除了軍方的反恐作戰演練外,也增加了營區起火的情境,此次支援水箱車參與演習,從進門口的防疫管制量體溫及人員車輛安全檢查,皆可見軍方對安全管制的嚴謹與防止疫情的管理落實,從不馬虎。
      到達演習位置後,現場由連長帶領解說演習內容與車輛停放位置及需要幫忙配合的演練任務,充分了解任務內容後隨將車輛開到演習待命處準備。除協助灑水防護外,也很榮幸有機會觀摩軍中的反恐演練的部分,並見識到軍方的武器與精實縝密的戰術演練,天氣雖炎熱但裝備也是得全副武裝,有句話言道演習視同作戰就是如此。大家皆盡力於各工作岡位上努力各司其職來讓這個社會運轉的順利。


    11.溺水搶救行動方案

    文/安和分隊 隊員 林登欽
      今年的溺水意外接連發生,危險的水域或多人戲水的地點,往往都有消防人員在現場警戒,但消防人員如何在民眾溺水發生時迅速搶救呢?似乎現在缺乏一個標準的搶救作業流程,安和分隊利用常訓時間集思廣益來探討如何在發生的第一時間快速救出。
      若發生溺水時,第一時間應該要立即通報救災救護指揮中心派遣救援,但可能在你撥打119電話的當下,溺者可能已經沉入水中了,但若直接展開救援行動時,此時的你又無後援可以幫忙,因此若現場有民眾應該指定一人撥打119電話,如此一來可以同時進行通報與救援。溺者在水面上求救時,救者不可貿然靠近,應該優先使用拋繩袋、救生圈、救生竿等器材,若溺者距離岸邊過遠,第一應該選擇拋繩袋救援,但抓住浮水繩對於載浮載沈的溺者來說可能有很大的難度,第一救者必須準確的拋在溺者旁,第二溺者必須要集中注意力才能看到繩子,第三溺者必須抓緊繩子不能放手,以上三點對於一個有生命危險的人來說似乎很難做到,因此我們選用拋繩袋連結救生圈的方式,如此一來溺者可以輕易看見目標物,且救生圈浮力相對大、體積相對大也比較好抓。但若最壞的情況發生溺者沉入水中呢?此時救者必須下水搶救,能快速接近溺者的方式,就是著面鏡、呼吸管及蛙鞋,且要潛入水中救援是無法穿著救生衣的,沒入水中救援有一定的危險性,因此需要第二名救者在入水點上定位,除了確認溺者沉入位置之外,再來就是要確保下潛救者的安全,若可以第一時間將溺者救出,第二名救者必須協助提供救生器材合力將溺者拖回岸上。
      任何的搶救作業行動都必須要有個行動準則,若當有緊急事件發生時,救援者才不會手足無措、手忙腳亂,當情況更嚴重時,才能夠迅速反應把傷害降至最低,因此無論是何種救援狀況,我們都應該有最壞的打算及做最好的準備。


    12.災害搶救因地制宜

    文/石碇分隊 隊員 沈慶育
       每個轄區的特性不盡相同,市區與郊區的特性更是截然不同,發生災害的狀況更是千變萬化。郊區因人口分散、水源缺乏等狀況往往使得救災效率相對低下,針對這些情形各分隊都應有相對應之策進作為,以強化救災能量,迅速展開人命收搜救。
      石碇轄區因山域廣,相對人口不易集中,而水源幾乎坐落在大路邊,所以靠近山上區域大部分是水源缺乏區,且許多路線也是救災車輛不易進入之路段,而要克服這些難題必須仰賴這些條件:
    (一)對於轄區熟悉度:石碇轄區廣,路線複雜,只要走錯路線就有可能錯過一座山頭。
    (二)對於天然水源的掌握度:在地山區民眾往往會集中山泉水以利灌溉及其他使用,如何在救災時持續供給水源以確保現場人員
       及提升救災效率。
    (三)訓練作戰之熟悉:石碇因作戰人力不比市區多,第一時間之作戰人力相當吃緊,有時候一個要當兩個用,故對於作戰沒有深
       刻之熟悉度很難達到互補之效果進而降低救災效率。
      市區作戰方式與郊區作戰方式會有些許不同,但目的及原理其實大同小異,無非是增進每個轄區特性的救災能量,以降低災害之發生,進而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13.夏季水域安全

    文/雪山分隊 隊員 林禹辰
      炎炎夏日已至,學生們也開心放暑假,來一趟消暑的玩水出遊,勢必是揪團行程之一。新北市坪林區位於臺北近郊,交通方便,且轄內多遊憩水域,騎車跑山之虞,順道踩水消暑確實不失為一消暑良方。
      但在玩樂之餘,也常忘了水域中所潛藏的危機,尤其近年盛行探訪所謂的「秘境」,即較為冷門清幽之景點,致發生意外時常常第一時間無法及時救援。爰此,新北市政府消防局也針對坪林區的親水公園、合歡營地、大溪地營區、虎寮潭營地、印象之旅營地、大舌湖、清雲橋等遊憩熱區,派員加強巡邏及特定時段駐點,除提醒民眾避免接近危險水域,選擇適當處遊憩外,所從事水上活動時,也要注意自身安全,攜帶適當浮具,避免跳水等危險行為。
      再者,山區午後雷陣雨盛行,遇有強降雨或雷擊可能時,也會一併即時啟動廣播與巡邏機制,請戲水民眾速速上岸,切勿接近岸邊以策安全,畢竟水流瞬間的洶湧,你我都無法控制。最後還是提醒學子們,多一分留意,少一分危機,快樂出門才能平安歸。


    14.大豹溪守護員

    文/樹潭分隊 隊員 林祐生
      夏天,是人人又愛又恨的季節,也是要泡在水裡的一個季節,尤其現今臺灣夏天動輒氣溫上看40度高溫,每年一到夏天,天氣炎熱讓很多人受不了,這時不妨來去山上溪邊泡泡水烤烤肉,一邊享受芬多精的包圍以及被水輕輕的環抱,頭頂是藍空閑雲,遠處的蟲鳴鳥翼,隨風搖曳到耳中,瀰漫的芳香縷縷沁入心脾,如痴更如醉。
      但並不是每個點都開放下水的喔,三峽大豹溪全長約22公里,但只有開放11處水域,前往遊憩的民眾必須在本局標記警戒繩區域內,及開放時段內戲水。
      往往每年夏天一到,本局第五大隊每日均派員上山守護市民安全,尤其正值暑假期間,學生們戲水機率提高,為了不讓憾事發生,駐地警戒消防員會在安全水域拉警戒繩,雖然戲水面積有時大有時小,但都是消防員考量過的安全水域,所以夏天不僅要戲水,也要玩得安全。


    15.火場自救訓練

    文/頂埔分隊 隊員 黃煒翔
      鑑於消防人員進入室內進行搶救任務時,可能遭各種地形地物牽制,為全面提升消防人員執行火場救援能力,熟悉各項基本技能及建立救災安全觀念,本局第五大隊特於7月27、28、29、30日結合7月份大隊集中訓練,辦理「火場自救訓練」,計有來自土樹三鶯地區9個外勤分隊同仁,總計約150人參加本次訓練。
      本次訓練於樹林分隊辦理,由大隊內資深戰技教官團擔任教官,訓練教材以消防署火災搶救訓練課程教材範本,內容包括水帶逃脫技巧、火場水平救援搬運技巧及纏繞解脫等3項,課程首先針對救災安全、扁帶輔助單運等技巧做詳細介紹,強化受訓人員「知識」層面的深度,接著透過過去案例,說明平時裝備器材保養之重要及火場求救之程序,強化受訓人員對於自身救災安全的「態度」,最後利用訓練場現有地形地物及設備,分別進行救援搬運、水帶逃脫、纏繞解脫等項目,強化受訓人員「技能」層面的熟練度,操作過程所有人員皆穿著全套消防衣帽鞋,模擬真實救災現場情境。
      訓練過程中,教官特別強調,配扁帶救援,可對於人員救援更加順利,唯扁帶使用時,應注意以長度6米較為適當;另外在水帶逃脫的操作上,要注意公母接頭方向,避免逃出方向錯誤。災害搶救乃消防人員天職所在。期望透過本次訓練,能強化消防同仁對於火場救援之進階能力,未來執行火災搶救任務時,能更有信心面對各種挑戰。


    16.暑期消防夏令營宣導心得

    文/永平分隊 隊員 洪大洋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微風徐徐吹過,在報名處等待家長帶著小孩前來報到,一邊核對家長及孩童身分,一面告知家長及小孩活動注意事項,在一旁等待進場的小朋友們已經開始躁動不安,小孩子此起彼落的玩鬧聲迴盪在我耳邊,而我親切地對小朋友們說再等一下就要開始囉。
      這次本大隊辦理的消防夏令營共分為3天,每天又分成上、下午的活動,上午的部分分成五個站別,分別是: 「地震體驗車」及「濃煙體驗搜索體驗」、小小消防員體驗、橫渡救生體驗、水域救援體驗、消防知識大考驗」,來參與的小朋友藉由有趣及玩樂的活動學習許多消防小常識,若是遇到危險,想起來體驗過消防夏令營所學的,說不定能夠學以致用,雖然不能救人,但是至少能夠自救及逃生。
      消防員的任務,不僅是要教導小朋友們消防常識,還要顧及小朋友的安全,時時刻刻注意到每一位小朋友的身體狀況,雖然照顧小朋友可能跟我們的工作性質擦不上邊,但是他們來參加我們所辦理的活動,我們就應該盡我們所能將小朋友們照顧得淋漓盡致,消防三大任務: 「災害搶救、緊急救護及預防災害」,因此,在這場活動中,我們學習到與民眾互動的方式,進而提升消防宣導能力,更讓民眾加深預防火災的觀念,減少火災發生率,提高民眾防火意識及生活環境安全品質。


    17.消防員健康保健--肌力訓練刻不容緩

    文/員山分隊 隊員 廖欽輝
      對消防員來說,裝備上身,負重抬患者抬重物是工作日常,長期下來對身體是嚴重的負擔,尤其是腰痛。消防工作有太多動作會運用到腰部,長期運用不正確的姿勢導致腰部不適,幾乎是所有消防員都有的困擾。
      我長期腰部隱隱作痛,復健幾年未見改善,時不時更會無預警拉傷,類似閃到腰的症狀,或站或坐都痛,甚至痛到無法行走。日前再次無徵狀閃到腰,持續近兩周未癒,痛得受不了只好求診骨科醫師。醫生的解說,讓我對消防員訓練與保健有了新的理解。
      醫師表示我有腰椎滑脫的問題。脊椎傷害是不可逆的,除非開刀矯正治療,其他治療方式效果有限。我腦中閃過許多下半身癱瘓坐輪椅的畫面,實在不敢嘗試動刀這條路。醫生再次解釋,並不會建議開刀治療,畢竟滑脫程度不嚴重。主要是提醒不要輕信坊間整骨整復推拿,甚至是強調有療效的物理治療,這些行為都不會治癒腰椎滑脫,只能舒緩疼痛而已。
      醫師堅決說要控制腰椎滑脫的症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做重量訓練,提升下背肌群的力量,用肌肉保護並穩固腰椎,避免滑脫情形更加嚴重,傷及神經。
      消防工作救災現場,需要專注、體力及爆發力,其實就是職業運動員的需求。舉例來說,NBA球員身上都有大大小小的運動傷害,但並不會因此離開球場不打球,不打球怎麼賺錢?球員們必須要控制住傷害的影響範圍,持續在球場上奔馳。靠的是專業的重量訓練,有強大的肌肉組織,能將運動傷害影響降到最低,甚至可利用強化特定肌群保護受傷的部位,使運動壽命得以延長。
      我非常喜歡醫生說的”消防員就是職業運動員”的結論,消防員的訓練也該要朝向職業運動員的路邁進,用專業運動科學支持消防訓練內容,避免土法煉鋼式的操體能導致同仁不斷地受傷,讓消防工作更安全有保障。

相關附件
相關圖片
瀏覽人次:1107 人 更新日期:202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