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謝明翰
2025 年 11 月 11 日
【記者謝宜倫/攝影蔡明勳】電動車火災救援成為消防隊重要訓練項目,隨著台灣電動車數量增加至96,367輛,相關安全議題備受關注。新北消防局特別舉辦電動車火災模擬訓練,透過實際操作了解電池受撞擊後的連鎖反應與爆炸風險。訓練中發現,電動車火災與傳統油車有顯著差異,消防人員必須掌握特殊接近方式與滅火技巧。專家指出,水是目前最有效的滅火工具,但電動車火災的不可預測性仍是救援的最大挑戰。
新北消防局進行了一場特殊的電動車電池火災模擬訓練。在訓練中,消防人員嘗試模擬電動車電池發生火燒車意外的情境。雖然當天天氣狀況不佳,雨水對實驗造成些許影響,最後他們決定直接以外力撞擊電池來進行模擬。消防隊員強調,這種危險動作是為了訓練目的而進行,現場所有人員都有做好完善的防護措施,民眾絕對不應嘗試模仿。
實驗結果顯示,電池在受到外力撞擊的瞬間立即產生變化,隨後引發連鎖反應導致鋰電池爆炸,小零件四處噴飛。在實驗一開始,消防人員就使用熱顯像儀持續監控電池的溫度變化。新北特搜消防隊隊員解釋,熱顯像儀除了能測量溫度外,還能穿透濃煙,讓救援人員在煙霧中看清環境和人員,這是肉眼無法做到的功能。
截至2024年底,全台電動汽車登記數已達96,367輛,顯示民眾購買電動車的意願日益增加。由於電動車火災事故時常引發廣泛關注,消防隊更需要掌握相關救援技能。新北消防局定期規劃訓練,此次模擬三台電動車在停車場發生火災的情境,評估可能的延燒風險。這類事故在國外已有案例,救援單位必須做好充分準備。
電動車達人Jeff表示,水是最好的滅火工具,目前全球尚未有任何滅火器廠商能製造出有效阻絕鋰電池燃燒反應的產品。他提到防火毯只是應急措施,使用時無法了解電池內部狀況,因此需特別注意。
訓練中顯示,電動車起火後,水確實是關鍵滅火因素。鋰電池火警與一般油車火災有顯著差異,電池起火時溫度可高達700多度,且隨時可能因高溫反應而爆炸。最危險的情況是看似已經熄滅的火突然再次爆發。相較之下,油車火災通常是持續燃燒至最高溫後逐漸獲得控制並熄滅。
特搜大隊車禍救助訓練承辦人阮成偉強調,消防人員到場第一件事就是確認車輛是否有大型鋰電池,並學習如何安全接近。他解釋,傳統汽油車沒有火就代表暫時安全,但電動車可能突然噴出火柱。接近電動車火災時有特別方式:首先要在上風處,避開有毒煙霧;其次要從車的四個對角線接近,因為火焰通常從車體垂直面噴出,從對角線接近可減少受傷機率。
根據訓練實況觀察,天候因素如水分,加上新型電動車電池配備防火膠,要使電動車全面燃燒通常需要外力破壞。消防員指出,現今技術與改良條件下,電動車火災主要有三種原因:不當駕駛造成意外、充電樁電流安裝不完備,以及電池本身瑕疵問題。
隨著電動車技術不斷進化,雖然安全性有所提升,但類似的模擬訓練仍然必要,以確保消防人員能夠應對可能發生的各種緊急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