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第四救災救護大隊坪林分隊 職稱:隊員 投稿人:魏旭昇
本分隊接獲報案,有登山遊客失聯需要救援。案情摘要為失蹤者獨自出門不與家人聯繫,從基隆車站坐車火車至雙溪車站,往中坑古道方向後失去聯繫。轄區分隊第六大隊雙溪分隊搜尋一天未果,於是擴大搜尋範圍,請求附近雪山分隊及本分隊支援,在確認位置後坪雪兩分隊進行集結並前往救援。
坪林及雪山兩分隊聯合搜救路線為闊瀨吊橋往三水潭方向,接著往灣潭附近,最後於料角坑一帶與六大搜救同仁進行路線的匯合。
捕獸夾原理為裝載誘餌的踏板,陷阱內有橫桿可以透過彈簧保持在一定的位置,觸發機關後,彈簧產生巨大力量將橫桿迅速下壓,藉此壓住動物。幸虧受困民眾所遭夾困的位置為鋼索處而非鋸齒處,否則傷勢一定無法想像。捕獸夾名副其實為台灣野生動物頭號殺手,走進山林就會看到人類為了獵捕動物所設下的陷阱。某不具名的大學教授指出,台灣山區保守估計有300萬個捕獸夾,提醒在山區遊憩或作自然生態觀察時,務必注意腳邊有無樹枝不自然彎曲、不自然的落葉堆,最好穿登山鞋,以防止山林中密佈的「地雷」傷身。
農委會已於民國109年禁止使用金屬繩索續壓式彈簧陷阱捕捉動物,違者將處1萬5千元以上7萬5千元以下罰鍰。但禁售至今,如屬未完成之金屬組件,並無違法使用,故禁售效果十分有限,即便執行稽查也頗有難度。另原住民獵場所使用之精準式獵具設計有序號,均須登記使用者、使用地點、聯絡方式等資訊,如民眾發現誤觸、誤捕動物等情形,可向林務局或各縣市政府通報,以即時聯絡使用者處理,動物誤捕情形亦可經由通報快速救援保育類野生動物或自家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