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人:頭前分隊 職稱:隊員葉哲銘
火災搶救與人命搜救是消防人員搶救時最重要的項目,高層建築物仰賴本身設置的消防安全設備,公寓則因使用年限高與興建時消防設備法規要求較少下,危險性更高,故屬本局火災搶救重點演練對象。
為了提升所屬人員公寓火災搶救效能,派遣時,初期以動員3分隊為原則,每分隊出動的2輛消防車中,1輛擔任攻擊車,負責出水搶救,另1輛則為水源車,確保水源不中斷,初期到場分隊須具破門、射水與人命搜救等搶救能力。
然不論何種建築物的火災搶救,因內部格局的不同,皆有危險性,本局亦相當重視消防人員救災時的安全,故訂每年6月為「救災安全月」,分隊或中、大隊層級的組合訓練,人員之「安全管制」為當前重點。
目前本局各分隊之安全管制員由攻擊車司機擔任,初期任務除佈署水線至分水器外,須儘速回到攻擊車旁,檢查入室人員的裝備完整度,包含:消防衣褲拉鍊、魔鬼氈與空呼器壓力,並收取相關人員管制牌,於救災白板上紀錄各項搶救資訊,如:分隊的搶救樓層、入室人員最低空呼器壓力、火點位置與燃燒面積、患者資訊等,更須定時追蹤入室人員身心狀況及最低空呼器壓力(以入室後第10、15、20分鐘為原則),如壓力過低或使用速度異常,安全管制員須提醒人員注意氣量使用,甚至告知應撤出火場。
另安全管制員於入室人員發出求救訊號(Mayday)時,會接受指揮官的指示,調整無線電頻道,與現場其他支援單位帶隊官聯繫,接受支援單位回報各自是否安全,並告知現場指揮官以利回報指揮中心。於現場Mayday狀況解除後,需再次以無線電跟支援單位聯繫,了解全體單位人員安全與否,並回報現場指揮官知悉。
由於現代建築物結構日趨複雜,民眾也常會調整家中格局,故人員入室後,由專人(安全管制員)定時追蹤身心與裝備狀況,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安全管制員不該只是流於形式紀錄救災過程而已,更應適時提醒內部作業人員注意安全,及預留撤退所需的空呼器壓力,以利指揮官可以掌握各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