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人:萬里分隊 隊員:楊東興
根據成大近海水文中心的研究,光是新北市就有白沙灣、沙崙海水浴場、中角灣、萬里頂寮、翡翠灣、福隆海水浴場,共六處容易出現離岸流。綜觀全台灣海岸沿線,已知多達45個海岸容易出現離岸流,看似平靜的海面下,其實則危機四伏。
112年8月份在萬里及石門區曾在短短1小時內便發生了兩起溺水案件,造成1名男子溺斃,3名學童溺水,其中萬里白宮行館前沙岸溺水案件研判可能為離岸流所造成,離岸流常發生於沙岸型態的海域,海面雖看似平靜但其實離岸流的流速及拉力都非人力可以抵擋,離岸流的原因主要是當浪打上岸邊時,必須找到一個出口排解大量海水,讓海水退回海裡,因此會不斷將海水平行地往沙灘兩側推擠,最後就匯集成一道「向外海方向快速移動的強勁海流」,稱為離岸流。
「離岸流」是到海邊戲水時最大的安全威脅,所以到海邊戲水時應先觀察地形與海面狀況,若發現有類似上圖兩邊都是海浪,中間出現相對平靜無浪的區域,應該避免在該處戲水,盡量遠離。如果遇上離岸流,應保持冷靜,不要與之對抗或逆流遊回岸邊,用最省力的踩水或漂浮、呼叫或揮手尋求救援。沒有得到救援時,要「隨波逐流」,然後順著離岸流的水流方向,沿與海岸平行的方向游離,脫離裂流後再轉向游回岸邊。
因離岸流看不見,所以呼籲民眾戲水請注意該處有沒有立警示告示,並有正確之戲水觀念,切勿輕忽水上活動安全,避免溺水悲劇意外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