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人:特搜大隊 慈福分隊 隊員陳信瑋
三重區與台北市相隔一道淡水河,有著4座橋梁連接讓市民通行,分別有重陽橋、台北橋、忠孝橋與中興橋,分隊每個月至少也會有2、3次的跳水案件,相較其他災害數量較少,但我們還是得保有一定的水域救援技術。6月份的大隊常訓為船艇操作訓練,水域救援訓練相對於其他領域的訓練,次數沒那麼多,甚至一年才有安排一次的訓練,也是我們需要格外珍惜的訓練。
此次訓練安排在蘆洲的微風運河碼頭,由秀峰分隊的學長擔任授課教教官和助教,課程主要分為船外機的介紹及船艇的操作訓練。此次秀峰分隊的學長有跟車保中心借用一台拆解過的船外機,平常看不到的器材部件也能一目了然。此次助教向我們介紹發動的原理,從油路的路徑解析到化油器運作,及汽缸和幫浦的作動,以及船外機的水循環系統,從吸水的管線一路講解至排水孔處,搭配現場船外機的每項部件一一講解,能看見平常不容易看到的零件,加上詳細的介紹,讓我覺得此次學習更能融會貫通。
船外機的室內課講解完後,就到了水上操作船艇的部份,操作分為2個項目,一項為操作船艇環繞浮球,主要訓練我們對於船艇轉向操作的熟悉度;另一項為船艇頭、身、尾三部件靠岸訓練,主要考驗我們對於船艇各方向的微調。起初在操作船艇時,我覺得並沒有想像的複雜,但自己真的在操作時才發現比開車還要來的有難度,油門的跟轉彎幅度的把控非常吃技術,我在現場發現多操作穩定的學長多半都是年資較高的,可見得經驗與訓練次數也能直接反應操艇上。停船靠岸這方面也是,有些學長們總能一次抓住停船的位置,但我本身總得再修個2、3次,此次訓練也令我本身對於操艇方面得更加磨練。
雖然分隊的救溺勤務相對較於秀峰分隊的勤務量少,但案件總是會在意料之外時發生,很高興有參與到這次的大隊常訓,雖然分隊的技術可能沒像水域專隊一樣出色,但也得保持一定的水準,在災害來臨時,操作起來能夠更為流暢,更有效的救援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