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大隊或中心):淡水義消防宣分隊 職稱:隊員 投稿人:程月娥
有一種課程,就像聖經一樣,在不同的成長階段與心情下閱讀,都會有不同的領悟與體會,那節課就是「如何做個快樂志工」。記得剛進消防隊,新人志工培訓就有上過這課程,對於課程內容的每字每句,都看得懂也知道理,心想~我就是想來付出,貢獻自己,回饋社會,是我主動想做,一定是滿心歡喜,快樂志工是必然結果,但這好像是最初階的解讀-主動付出的快樂-利己。
今年5/6於新北宣導教官複訓,再次上到由陳免學姊授課的「如何做個快樂志工」,由於這幾年經歷了分隊的幹部工作,面對組織領導與溝通協調,執行各樣的宣導勤務及居家訪視,見識過各式各樣的民眾,這時陳免學姊提醒的「量力而為、隨緣佈施」就需要常常在心中響起,套句廣告詞「有一種餓,叫做阿嬤覺得你餓」,有時主動付出,可能也會有被拒絕的時候,如何喚醒對方的需求,又要讓對方沒有壓力,就是我常常思考的課題,如果因為我們的作為而讓對方有所改變與獲得,這樣的成就感與欣喜,更甚於個人成就的快樂-看到別人成功快樂,我更快樂-利他。
志工本是利己利他的服務工作,我們常說「莫忘初衷」,但有時會因為一些枝節與挫敗,而產生放棄的想法,這時如何保持內心的強大,除了團隊的互相鼓舞,複習一下「如何做個快樂志工」,也是一個很棒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