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人:裕民分隊 職稱:隊員陳稚晰
從就職開始,遇到了復興航空空難,八仙樂園塵爆案,各式各樣的火災及駭人場面,有時反覆地在腦海出現,然而救災之後,除了舉國悲傷之外,也應該思考另一個層面,就是救災人員的心理健康。
什麼是PTSD呢?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多數是因為直接經歷,或親眼目睹駭人的事件所引發。常見的創傷事件包含瀕臨死亡的威脅,例如綁架、兇殺、戰爭、天然或人為災難、嚴重的身體傷害、虐待或性暴力等。甚至這些創傷,不一定是自身經歷或親眼目睹的,有時光是「得知」親密的家人或朋友遭受創傷事件,都有可能引發創傷後壓力症後群,導致回憶、惡夢、嚴重焦慮,以及無法控制地想起創傷事件。台灣高雄地區的一項消防人員調查顯示,憂鬱症、創傷後症候群的盛行率分別5.4%及10.5% 。美國911事件調查結果也顯示,救難人員的有較高的急性壓力症狀、憂鬱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英國消防人員的調查顯示,發呆放空及睡眠不良是最常見的創傷後症候群症狀。台灣2014研究亦發現,對消防人員來說除了工作職務上帶來的壓力外,其家庭生活的失衡也是會造成其壓力的來源之一。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部分症狀,通常在事件後3個月內會開始產生,症狀主要可以分為以下4類:
1.創傷經驗再體驗:在創傷事件過去後,個案可能會透過做惡夢,夢見同樣事件發生,或者在白天突然回憶起創傷事件,再度感受到受創的感覺。這種感覺通常是「侵入性」的,越不願意想起反而越會想起。
2.過度警覺:經歷過創傷事件後,有些個案會持續處在警戒狀態。這使得個案變得無法專心、易怒、失眠、焦慮,嚴重甚至會發生衝動的自我傷害行為。
3.逃避及麻木:許多人會選擇避免回憶或接觸可能引發創傷事件回憶的人、事、時、地、物。
4.出現與創傷事件相關的負向認知及情緒:聯想障礙、對創傷事件認知扭曲而責怪自我或他人、情緒低潮、疏離他人。
目前市府有一個員工協助方案,每人每年有4次的免費諮商服務,其內容包含了心理、法律、財務、醫療、管理及職涯發展等,相信這些服務能夠幫助到有需要的同仁,適時的求助不代表軟弱,而是一種正視問題勇於解決的表現,也希望各位同仁能夠多加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