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人:第七大隊中和分隊 隊員 徐豐勝
在全民健身且運動科學的推波助瀾之下,行之有年的半年常訓,我們已知不符當前消防人員工作所需的體能。因此消防署開始著手改變半年常訓內容,將舊有項目改為立定跳遠、後拋擲遠、六公尺三十秒折返跑、硬舉、屈體懸吊、負重行走、1500公尺跑走,總共七項,並稱為新式體能測驗。同時,為了將新式體能推廣到各縣市,指導正確的動作姿勢,消防署於7-9月陸續開辦了消防戰術體能指導員-基礎認知講習班、進階技術研習班、高級指導認證班。
回顧這三階段課程內容,包括訓練學、運動營養學、運動心理學、週期性課表規劃、運動防護、加速度及爆發力介紹與操作、高強度戰術體能介紹與實作(包含HIIT及CROSS FIT),以及新式體能測驗流程規劃。至於授課師資更是請到國家隊體能教練、國訓中心運動防護員及營養師還有大學體育教授等等,可說是非常堅強的陣容,也帶給我們滿滿的收穫。俟結訓之後,受訓同仁還要到各縣市進行巡迴解說我們的消防工作需要何種體能、新式體能與消防工作相關性、新式體能測驗流程規劃及標準。
這三階段的課程,每一堂課都是滿滿的資訊量,相當於將大學好幾個學期的知識濃縮在這三周內,也因此每位同學下課後都必須利用時間好好消化吸收。除此之外,有些內容還顛覆我們的刻板印象,例如加強有氧耐力可以改善我們對睡眠剝奪感的容忍度、促進高強度運動後的恢復、延續高強度運動時間,而這些都是有文獻期刊做論述基礎。此次的課程內容,並不是像以往那樣,把大家變得很會「操人」的教官,而是藉由一篇篇的期刊文章及各項書本,讓我們了解到,面對我們的工作環境所需要的能力是什麼以及如何達到全能的消防運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