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中和分隊 職稱:隊員 投稿人:張凌豪
隨著急救技術的發展,我們不斷尋求提升救護品質,尤其是在緊急醫療處置中,確保每個細節皆達標,進一步提升患者的存活率與康復率。近年來,第七大隊依據最新的指標,對急救操作進行了更為嚴謹的質量管理,從接觸患者到開始心肺復甦(CPR),再到使用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AED)和給氧,每一秒鐘都變得至關重要。
根據現行第七大隊OHCA品管統計回顧,我們要求救護人員需在20秒內識別出心跳停止的患者,40秒內開始CPR,60秒內安裝AED,並在90秒內進行正壓給氧。這些指標的實行,已經幫助112年度康復出院人數增加至34人,而113年度至10月20日為止,康復出院人數更已經達到38人。然而,指標的達成也帶來新的挑戰,例如在快速安裝AED貼片的同時,可能忽略了貼片位置的最佳化,這會影響電擊效果,導致救治效率下降。
電擊貼片的位置及貼的品質,會直接影響電擊時的阻抗及電流的穿透率,因此,貼片位置需更貼近腋中線,並減少電阻以確保電流順利穿透心肌。救護人員應在每次急救操作中確保電擊貼片正確位置,並在電擊後立即展開高品質CPR,因為這是改善預後的重要關鍵。
葉克膜(ECMO)在心搏停止後的代謝期具有重要價值,尤其是對符合以下條件的患者:80歲以下、無長期臥床或癌末病史、現場有民眾CPR,急救到院時間不超過30分鐘。符合條件的OHCA患者在運送至雙和、慈濟、新店耕莘等醫院時,應提前通報啟動葉克膜的準備,這將大幅提高急救成功機率。
我們的急救工作已取得不小成效,但仍有提升空間。救護人員需專注於每個細節的精進,從貼片位置到通報流程,每一個環節都關乎生命。讓我們攜手努力,持續精進急救技術與品質管理,為社區安全奉獻更多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