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北海特派研究員85期
北海特派研究員85期

公寓火災救災基本模組暨梯間搶救佈線測驗
文/災害搶救科 科員 陳鴻邦
壹、前言
一、近年火災死亡分析:本局火災造成人命死亡案件雖已逐年降低,但發生於公寓住宅之死亡件(人)數仍達5成以上;另109年1至5月間發生火災死亡案件計13件,其中自殺5件、縱火3件。
二、本局市、郊區單位到場時間分析:
(一)本市幅員遼闊,市區及郊區消防分隊之救災能量往往因地區及人文差異性而有所不同,為能系統化推展公寓火災搶救工作,應參考其特性,從最基礎之火警出勤編組及任務分工開始進行探討,方可兼顧救災效率及火場安全之目標。
(二)經分析108年各單位自出勤至到達火場時間,郊區分隊獨立作戰機會較高。
 1、市區單位:4成6之單位可於5分鐘內抵達火場,後續近4成單位可於10分鐘內抵達。
 2、郊區單位:3成之單位可於5分鐘內抵達火場,後續3成單位可於10分鐘內抵達。
(三)綜上,為使第一梯次分隊能有效救災,將以市區2車6人、郊區2車5人之方向進行規劃。
三、救災目標
(一)考量本市公寓面積大小、火載量及救災實務,初期抵達之分隊指揮官應利用有限人力進行最大效益使用,並至少具備初期人命搜救及水線持續出水不中斷之能力。
(二)後續應持續評估現場消防能量及搶救狀況,指揮適當人員或支援單位進行滅火攻擊或破壞排煙等功能編組之任務。
貳、執行策略
一、單位分工
為持續強化本局公寓火災搶救效能,由陳副局長崇岳於109年3月5日召集本科、指揮中心及各大隊大隊長研議律定基本救災模組,俾使各分隊能救災模組化,後續分工概述如下:
二、勤務管理及派遣-救災救護指揮中心
(一)分隊勤務管理:要求分隊平時應維持一定之備勤人數,並落實登打分隊端119派遣系統,藉此掌握各時段在隊人力,俾利後續勤務派遣。
(二)派遣原則律定:解決以往車多人少派遣方式,現以落實車組作戰及市區2車6人、郊區2車5人為原則派遣,並於每月勤務討論會議中檢討相關機制,即時調整人車派遣比例之合理性。
三、車輛器材定位:主力車全面汰換雙排座-災害搶救科
(一)將於今(109)年底將各分隊主力車優先汰換或調撥為雙排座車輛,後續亦將逐年汰換予各分隊攻擊車及水源車為雙排座車種。
(二)乘坐方式:因水箱車係屬較大型車輛,在考量戰術溝通便利性及行駛安全,消防人員應優先乘坐主力車及維持1車至少2人之原則。
三、車輛器材定位:器材位置模組化-災害搶救科
落實要求本局所有主力車依照分類原則置放救災器材,並製作器材小卡俾利裝備器材平時整備及拿取。
四、市區救災2車6人模組分工示意-災害搶救科
參、預期推動成效
一、提升初期指揮官指揮效能
二、落實各分隊水源佔據
(一)本局災害搶救科及救災救護指揮中心原先業已完成水源系統與119專家派遣系統介接,可於分隊出勤時透過派遣令、值班同仁水源系統進行查詢。
(二)另為使出勤同仁能及時共享水源資訊,本科業於109年起全面啟用水源查察APP,供出勤分隊帶隊官及水源車司機使用,俾達到各分隊佔據水源之目標。
三、優化佈線及放水模式
(一)優化方式
1、以現行各式佈線方式實測佈線時間,取最快者列為本局統一佈線方式。
2、另提供攻擊車司機樓層-幫浦加壓試算表,直覺式判斷加壓壓力。
(二)實測流程(樓梯口距攻擊車1條水線):正副瞄子手自攻擊車下車拿取器材,並至起火直下層完成水線充水及著裝。
四、強化破門能力
經查多數公寓火警破門時間延宕原因,大多係因為初期抵達分隊器材選用不佳及破門技巧不熟稔所致,針對此部分,本科業已彙整常見之7種門板類型,並律定外勤同仁攜帶三叉橇棒及門鎖頂開器為主要破壞器材,另破壞技巧部分,業由車輛保養中心及教育訓練科於109年上半年辦理破門/破壞訓練,藉此逐步強化外勤同仁破門能力。
五、快速入室滅火
(一)參考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公開資訊,本市住宅平均面積為29.23坪(約96平方公尺),約於室內延伸2條單一水線(95GPM)即可到達室內任一處完成滅火攻擊。
(二)由此而知,倘須加快搜救及滅火之速度,如何強化佈線及單一水線延伸速度,將是救災成敗之關鍵。
 
六、加快人命搜索效率
(一)公寓住宅大多經多次施工,內部格局千變萬化,除關係人自行告知外,消防人員於第一時間難以從建物外觀判斷受困人員位置,且入室後常因水線攻擊導致大量煙霧瀰漫,進而降低火場可見度,進而降低搜救效率。
(二)加快人命搜索效率之方式建議方式如下:
1、確實延伸入室攻擊火點,避免無效射水。
2、帶隊官或副瞄子手應善用熱顯像儀(TIC),並與瞄子手溝通。
3、於火勢控制後,指揮官應立即派員進行排煙及二次人命搜索。
 
109年上半年公寓火災梯間搶救佈線測驗
一、測驗目標
(一)提升公寓火災之搶救效能,期將公寓火災標準化並結合實際救災情形, 同時兼顧火場安全管理。
(二)針對外勤71個消防分隊共284位同仁進行全面普測,特別將本年度新派任之分隊長9名、小隊長12名及新進同仁122名納入測驗,俾培育消防新血成為外勤救災單位之即戰力。
二、測驗方式:
參考本科去(108)年辦理公寓火災梯間搶救佈線菁英組(23組)測驗,測得平均成績為5分30秒,特以該菁英組成績作為今年度各分隊之目標,促使各單位精進救災小組之默契與效能。
(一)各分隊指派1組4人受測,任務分別為帶隊官(分隊幹部擔任)、瞄子手、副瞄子手及司機。
(二)各單位正取人員,以外勤年資1年以下之新派任幹部及同仁為主(自108年5月1日起計算)。
(三)各大隊外勤績效配分:以5分30秒為基準,成績以每分鐘1分遞減,如下表
三、測驗情形
(詳如影片「最佳梯間佈線組合-慈福分隊(新任小隊長+3名新生)」)
四、測驗結果
 (一)達5分30秒標準為特搜大隊、第一、三、七大隊;第二、五、六大隊平均秒數距標準僅差47秒以內。
 (二)第四大隊於測驗結束當日立即研擬策進作為,對本次測驗同仁及未受測同仁調整訓練策略後全面補測及普測,預計於6月15日至19日測驗,並協請本科擔任補測評核官,以符合本局平均成績。
 (三)本次測驗結果前7名單位,有5個為特搜(含任務編組)分隊,除肯定各分隊之辛勤練習成果外,亦有助各大隊參考評估所屬業務分隊,平時訓練成效及業務分屬是否影響訓練救災、人力分配是否符合分隊實際運作需求。
五、測驗成效
(一)熟稔角色定位
藉由救災基本模組的框架下,經由帶隊官、瞄子手、副瞄子手及攻擊車司機之任務定位,使同仁快速熟稔各角色之工作,與實務結合各分隊不同時段任務轉換俾利模組化之執行效果,以達公寓火災救災效能。
(二)理論實務結合
1、透過各大隊平均成績呈現,可提供各大隊所屬單位人力調配及風險分析之參考,進而強化各單位所需之戰技及戰術。
2、本局108年於ERCA已辦理C1至C3課程,藉由公寓火災梯間搶救佈線測驗使各層級指揮官落實指揮佈署之規範以外;未來將常態辦理搶救相關測驗,期將理論結合實務且印證訓練常訓成果,並持續滾動式檢討,以符合外勤單位最佳救災模式。
六、後續規劃
(一)下半年測驗計畫
1、預計109年10月至11月間,辦理「公寓火災指揮官暨車操佈線綜合測驗」。
2、測驗內容:仍以救災基本模組之框架進行測驗,另將結合本局ERCA初期指揮官訓練,並涵蓋消防人員基本車操及梯間佈線,綜合整體救災實際情境演練測驗,演練層級至中隊長指揮權轉移,期將初期火災搶救佈署結合指揮中心實務派遣模式
3、測驗對象:各大隊所轄2分隊參測並由中隊長指派並督導訓練,特搜大隊所轄直屬分隊各派1分隊參測,共計18分隊;所得平均成績,將成為110年上半年71分隊普測標準。
(二)下半年測驗重點
1、初期指揮官指揮佈署及回報指揮中心事項。
2、落實安全管理機制。
3、基本車操能力。
4、梯間佈線能力。
5、中隊長到達現場指揮權轉移機制。
伍、結語
一、公寓火災梯間搶救佈線測驗之個人基本戰技,需仰賴各分隊平時常年訓練時,依據教育訓練科所函頒之計畫落實執行相關學術科訓練,俾利實際救災或測驗時,有效組織發揮效能。
二、另為因應現行市、郊區人力配置問題,除通盤檢討分隊人力配賦外,尚需透過指揮中心及外勤大、中隊,每日檢視分隊在隊人力情形,方可有效保有各時段救災基本戰力,以達救災基本模組之消防力。
三、公寓火警為本局目前救災主要對象,透過本案促使幹部掌握出勤前分隊人力控管、車輛器材整備,出勤時統一派遣原則並於途中快速任務指派,救災時初期指揮官有效指揮及系統性模組分工,方可使分隊同仁發揮完整救災能力及默契,搶救人民生命財產之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