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局辦理110年EMT-P複訓
投稿人:中港分隊 職稱:隊員葉哲銘
EMT-P為高級救護技術員,相關人員需領有中級救護技術員4年以上或有專科學歷且領有中級救護技術員者,方能符合訓練資格,並經過1,280小時的訓練、學、術科考試及格,方能領有本項證照。與中級救護技術員的280小時及初級救護技術員的40小時差異相當大,所以其可執行包含:氣管內管、電擊術、注射或給藥、使用體外心律器等較高階的救護技術。
本局外勤人員約有2,000多人,具EMT-P資格者高達500多人,涵蓋率相當高,在本局多項救護案件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EMT-P也會擔任許多EMT-1或EMT-2的訓練教官、助教,也會到社區、學校教導民眾CPR或其他救護知識,甚至資深EMT-P可以跟醫療指導醫師討論,參與本局未來各項緊急救護流程的制訂或提供意見。
責任重大的EMT-P也是需要每年進行一定時數的複訓,才不會對於專業知識生疏,依據救護技術員管理辦法,EMT-P每年需進行24小時以上的複訓,3年累積需達96小時,該證照每3年也需辦理展延1次。本局今年度的EMT-P複訓,每位學員需進行32小時的課程,分為課堂課程、救護車實習、醫院實習、ACLS專業證照取證,可由學員依自身需求選擇相關課程。
救護車實習由緊急救護科,依照學員所屬分隊,分派至鄰近的專責救護隊,進行8小時的課程,由專救隊資深人員輪流擔任教官,帶領學員救護案件救護處置、評估的指導,也可以利用備勤時間,互相討論切磋學理知識與救護技術。醫院實習則由本市與台北市多所醫學中心急診室為複訓地點,委由該院護理長或資深護理人員擔任指導員,教導學員各項救護技術或帶學員參訪院端各科別,以利院前與院後、學理與技術的多項整合。學理課程為期2天,於本局文化分隊辦理,由萬芳醫院劉英國醫師擔任主講,另有多位醫師擔任分站講座、本局多位資深救護教官團成員擔任課程助教,醫師們針對近年多個急重症案件分析執行的優、缺點,討論流程是否有可更精進地方,並結合技術,讓學員分組進行操作演練。在大家的努力下,本年度的EMT-P複訓順利完成,本局EMT-P人數高達500多名,未來也會針對相關人員進行分級,取得較高等級人員可以進行更高階的處置,期許同仁能夠持續利用勤餘時間精進自我。